职业教育:从“能就业”到“就好业”
“十八大以来,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、支持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,办学条件明显改善,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”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,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为千万职教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,“据不完全统计,我校已累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金融机构输送了5万余名优秀的经济、金融人才,约占全省金融从业人员的1/4;培养了支行副行长以上干部5000多人。”

调整专业设置 纠正观念误区
出现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:“一是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,经济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,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对较低;二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,培养的人才与地方、行业发展不相适应;三是职业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,优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普通职业院校高;四是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,盲目追求高起薪,不愿到偏远地方、农村就业。”

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创新发展
从高就业率到高就业质量,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力?近日,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职业学校产教融合促进办法》,对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方式、促进措施、监督检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,为产教融合提供多方面支持。孟主任说:“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是产教融合、产教融合的关键。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,让这些好政策能真正落地。”
